我的创业第三年。
应新榜品牌总监 Grace 的邀请,我在新榜内邀的沙龙上做了一场演讲:
新媒体如何提升品牌溢价。
在小号上跟大家预告过,很开心见到了群里的几位小伙伴。更多朋友不能来到现场,问我能不能直播,能不能分享这次演讲的 ppt 给她们。
我想,这些都不如把准备的逐字稿发给大家来的真诚和准确。
我的确也需要一个机会,向你们认真的介绍一次自己。
不止是媒体报道里的我,也不是别人口中转述的我,更应该是我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复盘。
人应该先清楚自己从哪里来,然后再去思考向何处去。
以下是这次演讲的正文:
非常感谢新榜的邀请,让我有机会,跟在座各位交流过去的创业人生。
先做个自我介绍,我叫刘笑辰,如果下面有认识的朋友,应该会更熟悉我另外的网名:斯斯。
咱们今天的主题是聊品牌,聊品牌溢价,那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,什么是品牌?
我觉得,品牌是一个能被记住的名字。那么品牌溢价,就是一个你能记住又愿意心甘情愿付费的名字。
我在自媒体三年半的时间,每天都在学习和练习这件事,希望分享结束后,你们也能记住我的新品牌——「斯一」。
说一说这些年我都做了什么,我把个人的从业经历做成了三段标签,分别是:
过气网红 罗辑思维 自媒体 IP
时间拉回到14年底,我在知乎小有名气,当别人的网红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,我因为在知乎打广告被封了 ID ,人没红就先过气了。
好在,过气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里,我因为写东西,有幸得到了快刀青衣老师的赏识,被他叫到了罗辑思维上班。
那个时候大众对罗辑思维的印象,还是一档视频节目。其实15年,罗辑思维已经是自媒体里第一大的电商公司了,20个月的时间做了2个亿的销售,卖书卖货卖演讲,整个公司内部都是电商逻辑。
我扎进去学了半年,被结结实实锤了半年,坦白说也是我职业生涯里最充实的半年,经常看见凌晨四点的北京,也就此埋下了一颗种子,自媒体这个事儿,我应该能做。
然后就出来创业了。
刚开始做了一家营销公司,拿着客户的预算出去投放,知乎、微博、公众号,自己写策划案,新媒体的渠道全投了一遍。那个时候公众号跟现在不一样,现在有行业标准有市场价格,还有新榜,对吧,那个时候比较混乱。
我记得我在界面采访的时候说过一个例子,新大陆被发现的时候,第一批进入的是谁?是哥伦布,是敢于冒险的人,进来圈地,我恰好就是新大陆初期闯入进去的第一波人,这里好像没有规则。
当时拿钱投放了一波情感号,市面上有量,叫得上名字的号,我都投过。
咪蒙的团队那个时候刚来北京,我们合作的第一篇广告,价格是五万,给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做的,当晚的数据是8000个新下载+3000个订单。
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呢?当时客户在老金的号上发过一篇复盘,说跨境电商的单个客户获取成本是500/人,这波投放是其他渠道的80倍。
数据告诉所有人,微信公号是流量洼地。
那是真正的红利期。
来说说公号变现吧,我理解的四个途径:
1)广告
2)电商
3)知识付费
4)彻底 IP 化,就是出书拍电影
当时还没有3、4的雏形,只有1、2。
2我做不了,在罗辑思维试过了,仓储物流 ERP 系统,不是小团队可以搞定的。
广告是个好生意,我感受到品牌的需求越来越强烈,公号的流量也越来越值钱。
我不知道是什么在暗潮涌动,但我确信的是,我不想再 case by case 的做了,没有沉淀。
所以,我在投过的一圈情感账号里选了“胡辛束”合作,她擅长写短篇软文,生产效率是一天两篇,我们从合作到一起做公司,小半年的时间,后面的故事大家就比较熟悉了,成立公司的第一个月,真格和我的老东家罗辑思维一起给了我们450万,辛里有束成了第一梯队拿到融资款的自媒体公司。
当时我的商业思维还是非常稚嫩的,很迷茫,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,于是就跑到了吴声老师那里请教,想知道该怎么把这个品牌做大。
他问我,你们的标签是什么,我说,应该是少女心。
他说好的,把这个山头占住,让所有人提到少女心就想到你们。
我回去照做了,所有的 PR 稿里,都充满了对少女心的解读。
随之而来的,是广告价格的一路上涨,公司的壮大,很快,我们全年的流水就轻松过了千万。
时间来到17年,作为自媒体的从业者我确实感受到了红利期的推背感。
那个时候运气真的不错,张嘉佳突然有一天找到我,说他自己的电影要上了,你们挺会搞事情的,一起做场事件营销吧。
于是我们就接下了摆渡人,当时联合了几个比我们流量更大的大号一起做了移动小酒馆,起了第一波势。
势能这个词很有意思,运起了,是拦不住的,几乎是同一时间,雕爷也找到了我们,一起合作了阿芙500色的口红展,当时的一个 H5 ,一天的 PV 是1600万, link 火速被封了,我们因为两场线下案例一战成名。
再后来,就到了18年。烟火灿烂之后,我感受到了职业生涯的瓶颈,于是几乎没有犹豫的,又一次出来了。
看过那篇《自媒体消亡史》的朋友们,请你们举一下手。
年初我接受了知名媒体的采访,有表达和理解的差距,也有那个阶段不成熟的思考,最后的结果,好像把我写成了唱衰自媒体的典型,其实不是的,我比任何人都感谢这个时代,也感谢这个行业,让我这样的普通人,可以站在这里复盘,也给了我更多的可能和机会。
这些都是经营自媒体品牌带给我的。
现在我们回到主题上来,那么,提高品牌溢价究竟应该做什么?我们又做对过什么呢?
从我提炼了四个关键词给大家:
1)好名字
2)占山头
3)造案例
4)立人设
我前几天在微博分享了一部电影,讲麦当劳的创业故事,叫《大创业家》,电影的最后,雷克拉克问了一个问题,你觉得麦当劳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?
炸鸡的配方吗?地产吗?
都不是,麦当劳最值钱的,就是“麦当劳”这三字,一个好名字。
我孵化过很多自媒体 IP ,看他们的投放率,客户的眼睛总是停在那个最容易理解,最朗朗上口的名字上。
前几天和 JOIN 的创始人聊天,我说在国内,超过3个字的英文名用户是记不住的,这就是人性,他在对面一直点头。
我也用亲身的经历,再一次的验证了这件事。
有一个好名字,品牌就成功了一半,这是被大众记住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式。
第二点叫占山头。
接下来,请大家跟我一起闭上眼想一下,如果有一个词可以概括你,概括你的品牌,那么这个词是什么?
不管是大众用户还是品牌客户,能记住你的,往往只有一个词,一种感觉而已。
我常常听到朋友说,哦你在那家公司啊,就是那个,那个什么少女心的公司。
那个那个你的那个,就是你的标签。
做品牌是非常反人性的,往往你需要的,不是求新求变,而是找到那个核心词,像盗梦空间一样,把它深深的埋进用户的心智里去。
在你的宣传稿里,标题里,一切能 touch 到用户的渠道里,一次一次的出现,用户才有可能记住你。
有可能。
第三点是造案例。
那么我们怎么增加这个有可能的几率呢?
造案例。这三个字,词眼在“造”,造是什么,是主动,主动构建一个场,机会来的时候,我主动抓住,机会没来,创造机会我也要抓住。
关于这个问题我特意请教过新世相的合伙人汪老师,有一天我找他吃饭,就问,汪老师啊,我最近做自己的个人 IP ,接了一个 Vlog 的广告,你们逃离北上广的片子做的那么好,能不能教教我。
他说,你广告费多少?
我说2万吧。
于是他说,都花出去,花在拍摄上,宣传上,一分都不要留。
我当时就乐了,这个套路我很熟悉。以前做案例的时候,不瞒大家说,真的不赚钱,所有钱都拿来 PR 了,基本可以说是第一波把广告费花在同行身上的自媒体公司,但是回过头来看,非常值得。
很多时候,你能被记住的可能就是那么一两次的事件,不能保证次次都爆,但你就是得去营造一个爆的空间和机会,看上去很美,也是美。
最后一点,立人设,我们以一个故事来收尾,是我前几天听到黄执中的演讲,很生动。
说黄执中老师啊,有一次跟美国的一个编剧聊天,她说,那些不怎么样的编剧共同会犯的一个问题,就是花很大的力气去编情节,发生了什么事,又发生了什么事,有趣的事情,紧张的事情,不是的,观众根本不想看事情,观众只想看人。
你有看过生活大爆炸吗,剧里最受欢迎的角色是谁,谢耳朵对吧。他具体做过哪件事你现在记得吗?
不记得。
你喜欢这部剧不是因为这个人在这个剧里,做过什么冒险犯难精彩纷呈的事,而是这个人,你觉得他好可爱。
没有什么事情会让你那么深刻的记住,看过就忘了,但是人,带给你的感觉是你主要的印象,所以编剧关心的,不是每一集有一个什么事件,而是我能不能把这个人的特色,演给你们看,让你觉得哇,这个人好真实。
所以呢。
人,关心的是人,只有人才会让你记住。
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谈品牌溢价的时候要谈人设,因为有人设在前面,你被大众接受的程度就会高,推一个人更真实,比只推一个品牌的效率更高,不信你可以试一试。
其实这次收到新榜的邀请来做分享,据说也是因为我对于“人设”的思考很有趣,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我写的这篇:《想做个人品牌。你该如何发朋友圈》,也欢迎你们跟我交流这个命题。
最后,来说说我这一次的创业。
这次出来以后,我在外面玩了半年,每天不务正业,跟各种朋友聊天,我常常问到的一个问题是:你最后想成为谁?
很多不同的答案。
我看到一段话说:我们每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,都是带着自己的使命的,你可以把这个使命看成是建造属于自己的庄园。为了把这个庄园建造好,我们出生后需要学习很多的东西,甚至需要去别人家的庄园里打工积累经验,但无论我们怎么在外奔跑,都应该时刻记得“建造自家的庄园”这个终极目标。
我其实不太知道那个叫终极目标的东西到底是什么,但是它一直朦胧的带着我往前跑,我愿意听从它的声音,也好像是在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,即使它现在还不足够清晰。
在上一段的创业生涯中,我最享受的是带团队的过程,见证人的成长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。于是,我给了自己一个机会,做了一个个人 IP 「斯一」,去和更多年轻的女性一起成长。
我不在乎是不是红利末期,我只知道,如果我是流量品牌型的选手,那么,就先把第一件事做好。
人往哪里走,哪里就是前。
谢谢大家,我们下次再见。
✨
谢谢你们的收看和点赞
Read More
▽